包容

帶孩子從文化中了解差異:先有共同,才有包容

「會講英語,不代表有國際觀;有國際觀,不代表懂文化,是要多逼人?」朋友Anita說。

「學語言花錢還可以接受,但難道現在連國際觀、文化都要補習?」另一位朋友Lisa問。

兩位都是家有小學生的媽媽,面對國際觀、文化這類「素養」問題,似乎不得已地只能當成「學科」對待。然而,硬學來的,學得會嗎?

就拿年底一連串的節慶來說,從萬聖節、感恩節、到聖誕節,都是西洋文化中的節日,而數十年前台灣根本還沒興起跨年活動,那時只能從電視新聞上遙望紐約時代廣場的倒數計時,熱血地參加隔天早上元旦升旗。

遇上這些節日,可別過著過著就結束了,它們正是能帶孩子認識不同文化的「大好日子」。除了告訴孩子典故由來,一起為疑問找出答案,也從中學習對「差異」的包容。包容差異的能力,我認為來自兩件事:尊重、理所不當然。

包容

過不過萬聖節,都值得尊重

日前台南一所幼稚園公告不過萬聖節,引起網路上家長一片叫好聲,道出「累家長不是累小孩」的心聲;另有一派人士覺得,過節就過節、很自然;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只是參與「變裝」的氛圍與歡樂;更有人疑惑,華人的鬼月都沒在慶祝,為何要去過西洋的鬼節?造成這些差異看法的,正是觀念與認知。

「班上的小凱說他們不過節也不裝扮耶,好奇怪」如果孩子這樣問,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回答?

我想,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在職場上或孩子在學校中,有朝一日因為「差異」而被排擠。按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我會跟孩子說「過不過節沒有一定,小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爸爸媽媽也有自己教小凱的方式」,不裝扮也是一種選擇、也很好。鼓勵孩子看見他人的不同、甚至勇於擁抱和保護那些在班上的「少數」,因為有一天,我們也可能是那個「少數」。

這時孩子會真正發現,原來自己存在的那個班上或教室,有人跟我們一起「共同」存在,而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理所「不」當然,別以為人人都跟你一樣

「理所當然,就學不會感謝」這是一位朋友說的,很有智慧。確實,要是我們什麼事情都覺得是「應該的」,要如何去感受別人的付出呢?同樣的,當我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對方跟我一樣,應該如何如何」,你要怎麼注意到別人的不同?

拜日本動漫《鬼滅之刃》大紅的影響,造就了今年滿街的彌豆子與炭治郎,孩子們很自然地會把扮演相同角色的人圈在一群,有一種特別的共同感與認同感,彷彿自己沒缺席同學間的流行。然而,總有孩子不太隨波逐流,對心愛的角色忠誠度超高,就是愛漫威的蜘蛛人、或冰雪奇緣的艾莎,即便那已經不是時下最流行的電影。

「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喜歡鬼滅之刃啊!」我這樣跟孩子說,孩子忽然間也明白,也不是非得扮炭治郎不可(爸媽們都知道,今年鬼滅兄妹的服裝賣到缺貨)。雖然主角光環總是擁有最高的投射認同度,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角色,不管是伊之助、善逸、還是蝴蝶忍,或是其他卡通的任何人。當然,要是孩子就是喜歡炭治郎,你也不需要阻擋他。

因為我們可以從認同的角色中,看見自己的性格,看見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若在不同的卡通或戲劇中,孩子所欣賞的角色都很一致地具有相同性質,那我們大概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樣貌了。同理,身為大人的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再次認識自己。

分享與同理心,才能讓我們覺得世界美好

「你可以選擇用1000元買聖誕禮物,也可以選擇買500元的禮物,然後500元捐助給其他人」連續三年我都跟孩子講這句話,也鼓勵孩子從生活中去觀察需要資助的對象或機構,藉此讓他發現「原來,世界上有人跟自己那麼不一樣」,另一方面也讓他知道,原來自己可以分享給自己以外的人。

你是否記得還是學生的時候,教會功課不好的同學解題、幫公車上找不到零錢的人投幣、第一次捐血或捐出零用錢給慈善機構,那種豁然開朗的快樂心情。為何會感到快樂?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我們擁有的很「有限」,卻能夠與別人「分享」。

對孩子也是如此,你可以引導他的小世界,變成不再只看見自己的大世界,在眼界長大的同時,也在他心中一併灑下了「看見不同、包容差異」的珍貴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