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課綱時代 ──「思考補習教育2」
考試是評估學習成效最方便的工具。但不管大人或孩子,對於「考試」總是下意識地抗拒,認為考試只是舊教育體制留下的「遺毒」。其實,只要正確釐清三個重要的「距離」,就能正確地看待「考試」,也找回學習的真正目的。
最遙遠的距離 ─ 搞錯了目的、卻死命前進
哈佛行銷學教授希奧多.李維特(Theodore Levitt),曾經說過一個廣為流傳的經典案例討論:「當人們走進店裡買電鑽,他們需要的不是1/4英寸的鑽孔器,而是1/4英寸的孔!」搞錯重點,很容易迷失了方向、解決錯問題,與真正目的地的距離越拉越遠。在華人文化裡過分重視考試成績,就如同不合時宜的錯位激勵,在學習上不知扼殺了多少孩子充滿好奇心的求知慾望!
「考試」是以「教學者」為本位的思考邏輯,所制定出來的評量方法,便於以一對多的老師,評估眾多學生是否已學得知識、並足以進入下一階段內容。
人們希望在每次升學、就職等轉換階段拔得頭籌,一味追逐成績高低、排名先後,對於學習內容的掌握,相較之下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接受教育是為了學習知識,考試只是評估學習成效的方法,不是最終目的。被成績追著跑的壓力,抹煞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慾望,搞錯目的地,被成績綁架,導致與真正的目標–不斷學習新知–距離越來越遠。
最怨懟的距離 ─ 你不了解他的明白,認知落差
「少女與老婦」是常被應用在說明認知心理學概念的圖片,在這張圖中有人第一眼看到的是時髦的妙齡少女、有人則是看到老態龍鍾的婦人,一般人的視覺中,圖裡的少女與老婦幾乎無法同時並存。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過往的知識與經歷,將直接影響觀察事物的廣度與深度,從不同的方向切入,看到的會是不同的問題、找到的也是相異的答案。擁有的知識與經歷越少,越限制了掌握事物全貌的能力,這就是認知落差所產生的距離。
正因為如此,教育的本質,更應該回歸到孩子身上,改變依循教學進度的思考模式,因為對任何一個學生而言,碰到的問題如果不解決,會產生後續一連串的骨牌式學習阻礙,造成接下來的學習,兵敗如山倒。
只有將學習回歸「學習者」本位,才能真正觸發學習興趣。以近來積極推廣的翻轉式學習(flip learning)為例,學生在課前預習,老師則負責在課堂上引導討論、激發思考、解答疑惑。
每個孩子對同一個知識點所產生的問題,很可能不盡相同,延伸出去的聯想,也會有個別差異。此時透過老師與家長的協助,專注解決孩子在學習上碰到的問題,消弭個別認知落差所產生的差距,不以成績為唯一依歸,擺脫「考試」的侷限,依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前進,混淆的地方加強釐清,感興趣的主題進一步發展,才足以有能力,學會看見整體事物的全貌。
最浪費的距離 ─ 停下腳步的那一刻,就是差距的開始
你我熟知的龜兔賽跑故事中,最後勝出的不是速度飛快的兔子,而是持續前進的烏龜。同理,學習上最顯著的差距,從停下腳步開始算起。
所有學生幾乎都會同意,當大考結束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丟下所有的課本、考卷,跟朋友出去玩。有人開玩笑地說,自己的英文程度顛峰,出現在大學學測考完的那一天。
考試儼然成為「學習的終點」,彷彿只要取得想要的成績,就可以從學習的旅程中功成身退了,卻忘記考試只是學習的其中一個過程,一次考試的成績,可能包涵了真實的學習成果展現、瞎猜的運氣等等。沒能在這次考試中遭遇到的問題,就在這樣的心態下被掩蓋、跳過忽略了。
有很多人會因為不用再考試而開心,但相信很少人會希望自己停止學習成長。以英語學習為例,台灣的教育體系,教出了許多在讀寫上取得高分的學生,卻在生活應用中、或是進入職場後,無法自信流暢地使用英語。
其實,把學到的知識活化,用生活經歷去驗證每一次學習的成效,這樣不斷出現的「生活考試」才更有意義。這個過程恰好延續了以「學習者」為主體的學習概念,例如能在生活中與外籍人士自在互動溝通、能以英語能力在工作上獲得更好的發展等等,絕對比英檢、多益成績單上的數字有意義得多。
因此,隨時謹記學習的真正目的、避免偏離,彌補認知落差以提升掌握全貌的能力,且永不停下學習的腳步。掌握這三個距離的祕密,考試將不再只是壓力的來源,而是推動孩子持續學習進步的最大助力。
你懂得選學區,更該懂得為孩子挑英語環境
當今全球雙語浪潮,鼓勵培養孩子與世界溝通的能力,擺脫傳統學習模式,強調以科技智慧輔助,營造全英文的學習環境,進而提升學習效果。目全球擁有超過 30,000 名雙認證外師的 tutorJr,以 AI 科技即時配對最符合青少兒的課程,致力創造不用出國,在家就能隨時進行全英文互動的學習環境,以輕鬆快樂的方式,增進口說對話能力,上課時間可彈性安排,節省家長的寶貴時間,每天只要 25 分鐘,沉浸在母語式的環境當中,自然而然提升學習興趣與個人信心。
現在只要填寫以下表單,就送您的孩子「英文程度分析和試聽課程」,可以了解 tutorJr 為兒童專屬規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小孩,讓孩子的視界更寬廣,只需一分鐘的時間:(每人限填一份喔,孩子需 3 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