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溫度計系列一
2011年《虎媽的戰歌》一書問世,凸顯了東西方教育模式的差異。一時間嚴厲的教養風潮在家長間蔓延開來,崇尚傳統「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用冷酷嚴格的極端方式,藉以訓練子女的抗壓性、逼出好成績。
然而,一篇美國德州大學的追蹤研究卻破解了虎媽虎爸的迷思。經過八年對四百多位亞裔幼童案例的追蹤發現,有1/3的家庭採取「虎媽式教育」,其中小孩成績也許不錯,卻容易出現自尊心受傷、情緒障礙等問題。另外超過2/3的案例都是「支持與隨和型」的父母,他們孩子的學業表現竟然更好。
難道只要摒棄嚴厲管教,自由放飛,父母全心支持,就可以教出優秀的孩子了嗎?
尊重放任過了頭,溫暖疼愛變溺愛
「哥哥,要上菜了喔!」媽媽在座位上對著小孩溫言提醒,在餐廳中奔跑打鬧的兩兄弟依然故我,爸媽也不以為意。
這場景你可能並不陌生。許多父母接受高壓教育長大的回憶並不美好,接觸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後,刻意採取寬鬆的教養態度,尊重小孩的特性與情緒,甚至不願意發脾氣、不敢責罵,希望讓他們在溫暖的愛與包容中度過快樂的童年。卻沒料到「順性發展」不小心演變成「任性而為」,小到生活習慣,大到待人態度,爸媽都不願意過多干涉或糾正,讓孩子隨心所欲地予取予求。
我們都以為界線會限制自由發展,因此努力拆除框架,希望他們快樂長大。卻忽略了其實邊界可以帶來安全感,因為知道自己在框架內是安全的。經典教養書籍《為孩子立界線》的作者克勞德博士 (Dr. Henry Cloud) 和湯森德博士 (Dr. John Townsend)在書中提到,心理學研究發現,成長過程中若沒有規矩可依循,反而容易產生無所適從的不安,不斷想測試父母的邊界所在,而出現脫序或過度依賴的行為。
培養反脆弱能力,走出恆溫舒適圈
當爸媽相信「天性至上」、重視孩子的意願,不願加諸規矩限制的時候,很容易會代為解決困難,降低面對外界變動的不適感,形成客製化的恆溫舒適圈。
然而,問題會在成長後逐漸浮現。除非一輩子不離開父母打造的舒適圈,否則遲早有一天他們得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上大學、出社會,現實不可能盡如人意,也無法像從前的恆溫環境自在舒服,偏偏成長路上被剝奪了處理負面情境的機會,沒有真正面臨過挫折打擊,此時的衝突感將更為巨大。名校畢業,但每份工作堅持不了三個月,最後成了啃老族,或是社會新聞中層出不窮的感情糾紛等,脫離了父母呵護後卻對社會適應不良的例子比比皆是。
撰寫過暢銷書《黑天鵝效應》的作者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在新書《反脆弱》中提到,應對變動與意外的最好方法,就是擁有反脆弱的能力。這種能夠應付突發狀況的特質,即使碰上嚴重如黑天鵝等級的重大事件,也有能力彈性做出合適的回應,降低衝擊力道。
甚麼是「黑天鵝」? 事前難以預測,一旦發生卻會帶來極大影響的突發事件。 |
累積素養教出變頻小孩,世界變化再大都不怕
而這樣的反脆弱能力,正是108課綱計畫強化的素養教育,其最大特色,是要打破傳統教育科目間的壁壘,讓知識與技術跨界結合,培養下一代應對新時代快速變遷的能力。爸媽別再費心代勞了,這次要讓孩子自己來。
芬蘭在2016年調整課綱,其中特別加強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結合了包括識讀、數位、多元文化、思考學習等多達七種能力,也是期望增強下一代面對二十一世紀變動環境的適應力。累積核心素養獲得反脆弱能力,就能如同冷氣的變頻功能,依據外在溫度隨時調整到最理想的狀態,避免突發變化帶來的衝突與傷害。
素養教育強調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及自主負責,爸媽們可透過親子共學等方式,保持一定距離地陪伴和引導,確認風險與後果在可承受的安全範圍內後,讓孩子放心試錯,藉以學習如何自己做決定並承擔後果。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致於一蹶不振,繼而學到經驗慢慢成長。如此一來,隨著考驗的升級,進而逐漸訓練出靈活的應變能力。 接觸真實世界、迎向挑戰,循序漸進強化核心素養,才能擁有自主變頻調節以適應環境的能力。因此,爸媽們,為了孩子的未來,請勇敢解除教養上的「恆溫設定」吧!
延伸閱讀:
素養溫度計系列二 │ 當有溫度的虎媽/虎爸:我很虎,但我其實很溫暖
素養溫度計系列三 │ 孩子是看著爸媽長大的──愛自己,才能為家庭關係恆溫
素養教育從現在開始
現在只要填寫以下表單,就送您的孩子「YLE 劍橋兒童英文 18 堂、英文程度分析和試聽課程」,可以了解 tutorJr 為兒童專屬規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小孩,讓孩子的視界更寬廣,只需一分鐘的時間:(每人限填一份喔,孩子需 3 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