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rABC楊正大:將抱怨化為解決問題的力量

2019《1213警大專題演講》│ 警察大學 
如何成為AI+教育獨角獸?

TutorABC執行長楊正大博士於13日受邀警察大學邀請,以“AI+教育 獨角獸的誕生”為題進行專場演講,警大校長黎文明率領全校超過1500師生參與。包括副校長莊德森、教務長蘇志強、主任秘書霍春亨博士、學務長王勝盟博士、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蔡庭榕博士、警政管理學院前院長章光明等人,中華警政學會理事長林德華也特別到場,全場無不專注聆聽。

楊正大博士認為AI應被成為人機智能,也是TutorABC正在實現的事

期間,楊正大博士不僅解析AI的演進發展於各產業中的突破應用、如何為教育行業帶來跨時代的改變,也特別用自己創業成為獨角獸從無到有的過程,勉勵年輕學生勇於挑戰、放大思維、將抱怨能量化為解決問題的力量。

演講內容博得滿堂彩,不僅學生們勤記筆記受益良多,連在場師長都讚賞賦予他們教育新思維,非常有意義。

三關鍵助AI領域突破:數據資源、深度學習、高性能芯片

楊正大博士用“世界機器人公民索菲亞”已開始協助TutorABC教導學生作為開場,說明AI發展的歷史演進。他指出,深度學習帶來AI的重大突破,AI從過去工程師設定規則來判斷,到現在已能透過資料反饋學習自行建立規則。其中數據資源也扮演重要角色,而高性能芯片的問世,也加速硬體運算資料上的速度與效能。

他舉例,如2011年IBM Watson在美國智力挑戰節目贏得頭籌、2012年Google Brain經過1千萬張圖像訓練後能從Youtube影片中辨識出貓、2016年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都是AI已然超越人類智能的代表案例。不僅如此,Tesla、Google、Uber的無人車/自駕車、IBM Watson的醫療診斷、高盛Kensho推出的投資分析軟體Warren,都已將AI應用於不同領域。

無獨有偶,大陸警政的天網工程也透過人臉辨識成功在張學友演唱會中數次抓到逃犯,還因此讓張學友被網民冠上“逃犯剋星”的封號。而AI最新的應用甚至已能與人類進行同場辯論,上個月才於美國舊金山一場AI與人類的辯論賽,IBM辯論機器人Project Debater雖未能成功戰勝,但卻展現出豐沛的語言組織能力與流暢的表達能力。

法律與倫理的挑戰,AI新定義:人機智能

事實上,包含美、中、印、德、英、義…等國,都先後把AI發展定為國家級戰略。而中國也將AI相關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規畫中,探究其原因便是與AI實踐時產生的法律、道德倫理等各方面挑戰有關,包含:信息繭房(編按:只注意同溫層資訊之意)、算法合謀(同樣的條件,不同的價格)、算法歧視(如對Google廣告對男、女的推播率不同)、法律與倫理挑戰(無人車/自駕車的肇責,由誰承擔?)。

楊正大博士對此進一步指出,縱然AI應用於各種領域,但仍少不了人的參與,如IBM將AI重新定義為Augmented Intelligence增強智能,而在TutorABC則稱為“人機智能”。其意義在於人類與機器結合各自的優勢,互相協作,產生更高的效能,機器幫助人類做簡單、重複的工作;人類則從事需要創造性、能發揮天賦才華的工作。前者的運算、記憶/儲存能力高於人類(棋類、電玩競技、網路搜索引擎…等);後者則是在同理心、創造力上遠勝於機器(創意、研發、人格培養、設計、談判…等)。

各產業數次改變,該輪到教育了

楊正大博士舉例,過去一百年來醫療、交通、通訊等行業都有飛躍性的改變,唯獨教育行業沒有變化。探究教育產業的首次革命起源,已是15世紀印刷術發明而來的變化,印刷術讓教育得以實現規模化(書本教材大量印製),教育走向普及。然而,課程也進入標準化,將學生按年齡、領域、分數、資源來分類,教育成為了製造業的工廠產線,忽略了每個學生擁有不同的學習能力與需求,照顧了大多數符合標準的學生,犧牲了優異者與落後者。最終,教育走向了平庸化。

「教育與醫療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楊正大博士強調,每個學員的學習需求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如同在醫療上每個人體質不同一樣,需要依據個人的特質提供個性化的課程內容,不再依照大眾分類,而是人人一類,做到“一人一類、千人千面”。

這個理想,透過互聯網的特性讓教育得以重新設計,達到“去中心化”從老師為中心,變為用戶為中心、“去中介化”讓服務提供者與接收者直接接觸、“去邊界化”打破時空的距離與限制、“數據化”將教學/學習之數據進行採集、儲存、分析。20世紀末,我們用互聯網與AI發動了第二次的教育革命,同時解決了規模化與個性化的問題。

互聯網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與地點均可獲得教育資源,資源匱乏地區者透過網路就能與全球優秀的師資進行互動,這個模式也讓規模化得到了新的發展(老師、教材能充分共享);AI則透過學員的背景、個性、行為等多重維度數據進行分析,讓教材、老師、同學之間有最適匹配。宏觀上,人人都有各自的最適學習路徑;微觀上,AI實現了課前預測(個性化安排)、課中支持(分析參與度與互動度)、課後反饋(搜集課程的評鑑與反饋,以供優化)。

互聯網、大數據、AI,實現了2000年前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教育的本質:喚起孩子對未來的好奇心

「AI不會取代真人老師,但沒有AI參與的教育會被淘汰」楊正大博士預言,未來的教育場景,機器智將承擔“教”的部分,實施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真人老師正好從繁瑣的教學工作中釋放出來,得以從事“育”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判斷力、性格塑造、人格培養。

此外,楊正大博士認為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將有以下對照性的改變:

  • 過去,只專注學業成績;未來,專注成長與過程。
  • 過去,滿足父母的期待;未來,實現孩子的夢想。
  • 過去,老師只是解答者;未來,老師成為促進者(無標準答案,引導孩子找出自己的正解)。
  • 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未來,以培養能力為主。
  • 過去,作業是重複做題;未來,需團隊完成項目。
  • 過去,學生對老師是服從、跟從、聽從;未來,敢於質疑與挑戰,甚至在某領域引領老師。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喚醒對未來的好奇、通過已知探索未知」楊正大特別強調,與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蘇菲亞達成戰略合作,使她在線上英語課堂中成為擔任助教或學伴,就是希望能喚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探索未知。事實上,這位“人形情感機器人”每次出場,也確實引發孩子與所有人的好奇、帶給人類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基於每個孩子都該擁有“好奇探索未來”的權利,楊正大博士也帶領公司與同仁投入偏鄉教育,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將英語課程與外語師資送進需要的地方,讓孩子們向全球的外師學習道地的英語及文化,縮短教育資源的差距,目前支持的對象有:台東桃源國小等8所學校(課程超過6000堂)、在新疆為孩子送教助學、江西希望小學愛心贈課、vipJr推動的與小老師共圖書角落愛心助學計畫。

年輕人注意:Know Why比Know How更重要

「公司從來不是為的成為獨角獸而做,好比沒人是為了得諾貝爾獎去當科學家」這是楊正大博士多次被詢問如何讓企業成為獨角獸的看法。然而,他認為創業過程中應具備三個特徵,才有機會成為獨角獸,“三二一”原則 :三挑戰(挑戰傳統、挑戰自我、挑戰不可能)、兩大(解決大問題、面對大市場)、一定(則是一定要相信與重用年輕人)。TutorABC全球有50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27歲。他認為,面對同樣的知識點,若招聘有經驗的主管,他們會規律的將點歸納,像是線路圖;但若是培養年輕人讓他發揮,他會連出一隻貓的形狀,總讓人有意外的驚喜。

楊正大給年輕人五個建議,其中特別強調know why比know how重要

最後,楊正大博士也給予年輕人五個建議:

  1. Know Why比Know How更重要──前者是鍛鍊思考與創新能力、後者只能讓人掌握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2. 有人因看見而相信、有人因相信而看見──他以自己創業為例,說明當時許多人不看好,但他卻看見線上教育的巨大優勢(隨時隨地與全球最好的老師上課、節省時間與交通成本…等),也不斷根據客戶反饋調整產品,才有TutorABC,開啟線上教育產業;
  3. 永不抱怨──別人的抱怨就是機會,找到方法去做別人做不到的事,不要浪費時間怨天尤人;
  4. Think Big or Go Home──做一個有目標的人,才能走得更遠,沒目標,就沒有努力的方向。
  5. 做對的事,而不是做對自己有利的事──要心無旁鶩的面對各種誘惑,堅持不陷入其中,才能真正成就大事。
警大校長黎文明致贈紀念品感謝楊正大博士演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