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

《爸媽情緒管訓班Part3》覺察自我情緒,接納家人感受才不費力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你習慣覺察自己的情緒嗎?你是恐懼、憤怒、悲傷、沮喪還是快樂,能在發生的當下察覺並關注自己的內在嗎?如果對應自己沒有問題,對其他人呢?你能觀察出孩子的情緒嗎?你通常會接納、尊重他人的情緒,還是裝做無視、否定呢?情緒不僅影響自身、伴侶關係,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可說是家庭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閉上眼睛,試著做放鬆的想像練習:現在你自己一個人,正在遠離塵囂的花東海岸散步,老公/老婆不在身邊,孩子也不在身邊,自從「晉升」為爸媽後,難得有自己一個人的獨處時刻。這時候,你在想些什麼呢?

身為父母的你,一個人在海邊的獨處時刻會想些什麼呢?

極其奇妙地,多半你還是會想起不在身旁的家人。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腦中卻浮現上週趕著上班前,孩子哭鬧著喊:「我不要上學!」的畫面,你自覺已經按捺著脾氣,但時間快來不及了,你還是用威脅的語氣對孩子說出:「不要再鬧了!我數一、二、三!趕快穿好鞋子!」

你又想到,有幾次另一半回家後,垮著一張臉對你說:「我很累了,今天上班有一堆鳥事。」你卻不耐煩地回他:「你累我也累啊!有誰不累嗎?上班就是這樣。」

「為什麼我當時要這樣說話呢?我應該再溫柔一點、再多點耐心的。」精神一放鬆,你發現自己竟時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不禁感到懊悔。

不做「10點鐘媽媽」,從練習覺察情緒開始

每一天、每個家庭,都可能有令人抓狂的時刻,親職專家楊俐容指出,家有孩童的爸媽累積了一整日的疲勞與壓力,到了晚上很容易情緒失控,不自覺地發洩情緒在孩子或另一半身上,變身可怕的「10點鐘媽媽」。

不想當「10點鐘媽媽」,首先便要練習自我覺察情緒,情緒是內在的、難以捉摸,但話語與行為是外顯的,故可以從注意自己說出口的話、做的事開始覺察行動。

比如:「我說過多少次了?你為什麼就是講不聽!」「你根本就不關心我!」這些就是被情緒操縱的話語,伴隨的身體表現如握拳、眼眶泛紅、落淚、呼呼喘氣,肢體動作如甩門、大力放東西等等,長期下來會影響長遠的親子關係。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是最早在心理治療領域提出「內在小孩」概念的人,所謂「內在小孩」,指的是人從幼年期起所經歷過的一切好、壞記憶,所吸收照顧者的所有言行,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負面信念、傷害性話語,都可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情緒反應及人際關係;久而久之,這些負面的情緒藏在孩子心中,成為他們的「內在小孩」,雖然不一定會立即反映出來,但確實會對成年期產生各種影響。

榮格內在小孩
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幼年期起所經歷過的一切會對成年產生影響

去感受情緒,而不是去處理情緒

我們必須先體認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不需事事歸因到自己身上,但「自我覺察」能幫助我們做得更好。一旦覺察自己說出攻擊性話語、做出不妥的肢體動作時,除了深呼吸跟走到一旁冷靜,不妨也主動給予更好的回應方式。

根據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所開創的「非暴力溝通」理論,首先是「觀察」(Observation),在回應的時候,請具體的描述自己看到、聽到、感受到什麼,不要夾帶個人偏見、價值觀與評斷──這是為了抑制人們習慣脫口而出下評論、貼標籤及抱怨。

舉例來說,孩子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媽媽可能會罵他:「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這個壞孩子!」但這種指責的語言完全無助於事情進展,更會激起孩子大力反抗。又或是孩子抱怨:「我好無聊。」父母卻回他:「你哪裡無聊了?你看你有這麼多玩具、這麼多書!」

前者即是貼標籤,後者則是否定孩子的感受,都是負面溝通的範例。大人若能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不因此而發怒、沮喪、難過,回應孩子時就比較能尊重孩子,並肯定他的感受,此時再運用「非暴力溝通」理論,清楚地說出觀察:「我知道你還想繼續玩玩具,所以才不想出門,但你看時鐘,我們快要遲到了,你願意在五分鐘內收拾好玩具跟我一起出門嗎?」或是「我知道你很無聊,那你想做什麼呢?」好的回應能啟動親子對話,繼而透過溝通找出解決方式。

同樣地,面對另一半的抱怨,用「大家上班都很累」來回應,對方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未獲得關注,經常如此的話,就再也不想吐露心聲了。如果能回應:「我看到你臉色很糟,告訴我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記得克制自己給予建議,只要聆聽就好,一開始很困難,但只要多練習一定能做到。

跟最親近的家人相處,難免會接收到大量的情緒,不管是快樂的、傷心的、難過的,與其爭一個對錯,不如先接納對方的感受,不要否定、也不要第一時間就去處理,試著用溫和具體的觀察帶起對話,接納同理對方的感受,家庭關係將更為親密,你也會喜歡上這樣的自己。

相關文章:《爸媽情緒管訓班Part1》不要再數一、二、三!孩子不配合時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