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什麼時候學英文最好?


陳超明(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台灣一般家庭對於學習英文都有一股焦慮,很早就送小孩去學英文,有的甚至從2─3歲就開始,也就是認為越小學英文、學習效果最好。這就是不少語言學習專家提到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critical period)。

語言學習有無關鍵期?

語言學習到底有無關鍵期呢?如果超過這個關鍵期是否很難把語言學好?尤其是外語(此處以英語為例)?我們從實務經驗來看,小孩子學習任何事物(包括語言),都非常快速,也都不需要太多的強化,這種快速學習基於兩個原因:一是生物本能;二是腦神經發展。然而,關鍵期的理論似乎暗示,超過這段時間,英文就學不好?就無法學好嗎?其實不然,我們先談關鍵期這個概念。

生活環境的因素促成小孩的學習

由於人類生活非常複雜,需要透過語言溝通才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因此,人類小孩子在八歲之前都是學習的天才,尤其是語言溝通,不管是單一語言或兩、三種語言,例如,一個生活在多語言的家庭裡,兒子在家裡跟奶奶說台語、跟爸爸說國語、跟英國媽媽說英文,他能夠自然的做語言轉換,且毫無困難,因為他需要在這個環境存活──他需要奶奶煮好吃的東西給他吃;他需要跟爸爸要零用錢或生活必需品;他需要跟媽媽一起玩……,所以,他很自然的學會這些語言,因為這是他生活必備的工具,否則他很難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會去模仿、去調整自己的腦部運作,以配合生活所需。

所以這段期間,小孩都是語言學習的天才,兩三種語言同時使用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也沒有困難,這與智力無關,而是跟環境及生活有關。所以,如果我們要孩子具備多種語言能力,就要在生活環境中,創造多語需求,如果沒有,小孩就只會「偷懶地」只使用單一語言,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言,都消失在家庭之中,因為很多人在家只講單一語言(如國語),小孩習慣一被養成,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定型,要發展雙語或三語就較困難。

小孩的全腦學習有助於外語學習

另一個就是腦神經研究指出,小孩子學習語言都是左右腦並用,跟大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並不相同。

我們都知道人類大腦分成兩部分:左腦管知識、推理及文字能力,右腦掌握情緒、感情發展及圖形辨識能力。對八歲以前的小孩來說,由於生活所需,他會同時使用左右腦來學習,而年紀越大,我們左腦就會發展更快速,學習就會以左腦為主。

同時使用左右腦學習有幾個好處:第一,他不需要很多歸納、分析的使用,也不需要問為什麼,因此語言使用的規則或用法,可以透過右腦與左腦並行處理,不必特別講究或特別記憶。就如同「現在式」的使用,你不必先告訴孩子:英文人稱有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等;然後再告訴他,第三人稱的他、她或它,其動詞如表示現在狀態(這時又要解釋什麼是現在狀況),你只要說:「I like you and your mother likes you, too. 」小孩子很自然在your mother 後面自動使用動詞 likes,同理,「be動詞」的使用,小孩子透過右腦的運作,就知道 「I am, you are, he/she is」,根本不用解釋一些規則或語法結構。但是大人學語言,可能就會透過左腦去把這些規則好好記下來。

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與敏感期

難道這樣就表示大人學習外語比較難或不可能學好?語言學習真的有關鍵期嗎?太晚學,就必須透過認知的方法(包括記憶、推理、分析等)來學習嗎?也意味著很難學會嗎?

其實不然。最近研究指出,小孩學習外語有所謂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也就是在7、8歲之前,他能使用全腦學習基礎語言能力,那是生物本能與腦部結構,但是高階語言能力(如用詞遣字、社交語言、文字推理能力、語言變化等),仍需要更強的左腦配合,才會掌控更佳表達能力。也就是小孩子在七、八歲之前掌握生存的語言能力,有其優勢,但是在那之後如果沒有善用左腦發展,他的語言能力就只能停留在生活或生存的層次,而且可能有些情緒用語;而大人在晚期學習語言,可能在推理、分析及語法結構上,佔有優勢,如果認知能力強的,可能學習語言的能力更強,其運用語言能力就可以不輸從小學英語的孩童。

當然,很多人也認為小孩子模仿力強,在發音及語調學習勝過大人,這主要是小孩從小聽力的音頻範圍比較廣,其嘴型及口腔結構比較靈敏;而大人由於聽力及發音的「惰性」,可能發音及語調就沒有小孩子那樣靈活、比較接近母語人士。

不過這還是可以透過訓練及反覆練習,來達到接近母語人士的發音。我們也看過從十幾歲才開始學英文的例子,其發音及音調也都達到母語人士的水準,那可能也要看這個人在聽力及口語能力能否打破其原來的惰性,這裡所謂的惰性就是:自己母語只要發出那些聲音就可以讓人聽懂,就不會在乎其他語言的發音不同(如台灣人對於英文的 e及ei 的發音就常常因為發音惰性,而發錯音;th 的音在國語中並沒有,所以很多人發不出或聽不出或懶得發th的音,這就是語言的惰性)。

語言學習,小孩強還是大人強?

前面提到,小孩子由於生物本能及頭腦結構學習方式,在語言學習上,似乎優於大人,然而大人在語言學習也有其優勢(如語法、進階語言的運用),只是在發音及語調上,必須下更多功夫,大抵以管理左腦的理智區來學習語言,

小孩子確實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大約在7、8歲之前(可能因人及環境而有所差異),有學習多語優勢,且多語不會造成其困擾。根據國外腦神經研究,一般小孩除了自己母語以外,如果提供適當的學習(如雙語學校)或生活環境(雙語社區或家庭)可以快速學會2-3種其他語言,不會造成干擾。

大人即使在發音及音調上,由於口語及聽力的惰性,比較難達到母語人士的發音及語調水準,但並不表示他無法達到外語母語人士的水準,反而有時透過努力練習,其外語能力水準也可以超過從小學習英語的小孩子。

什麼是語言學習的關鍵點?

關鍵點在於持續及使用,如果一個小孩從3-4歲開始雙語教育(中文及英文),他可能毫無困難地使用兩種語言,語法結構不會造成學習困難,也無須學習文法。但是如果學習或使用該語言中斷,之前的學習就是浪費。一般來說,語言學習的衰退期是半年,也就是如果沒有繼續學習或中斷使用超過半年以上,其語言能力就開始退化,時間越久,可能就會忘記了。

現在只要填寫以下表單,就送您的孩子「YLE 劍橋兒童英文 18 堂」&「學生英語教育補助計畫」、英文程度分析和試聽課程,可以了解 tutorJr 為兒童專屬規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小孩,讓孩子的視界更寬廣,只需一分鐘的時間:(每人限填一份喔,孩子需 3 歲以上)

陳超明教授簡介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英美文學碩士
英國肯特大學狄更斯暑期研究
美國佛州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現職
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 執行長
財團法人趙麗蓮文教基金會 董事
財團法人誠致基金會(實驗教育) 董事
漢聲電台節目主持人

經歷
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中心主任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創意產業博士班 講座教授
教育部12年國民教育課綱高中組審核委員
教育部技專院校教學卓越計畫審查、訪視委員
亞洲培訓總會(ARDO) 常務理事、副理事
國際培訓總會(IFTDO, Geneva)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