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華專欄:學琴學到二十歲~

十多年前剛搬遷到北歐時,孩子們曾分別念過兩年的國際學校,當時學校裡有一位年輕的美國音樂老師,她跟著受聘於芬蘭國家歌劇院樂團的先生來到芬蘭;有次和她聊起音樂學習歷程,她說家裡五位兄弟姐妹每個人都學了一種樂器,父母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他們都能一路學到十八歲!
學到十八歲啊!當下我可是讚歎了許久呢,心裡想說,自己成長於一個封閉又重升學主義的年代與環境,當時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升上國中後,除了少數確定要往音樂發展,大家幾乎都先暫停其他興趣嗜好課程,生命裡頓時只剩下了髮禁、升學和國英數理化,直到聯考告一段落。
長大成人後,我不時覺得,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我寧可多點時間學學音樂,而少點近乎填鴨式的數理;等到有了孩子之後,更覺得先前那種標準又單一化的成長與學習目標,實在太浪費青春歲月了!
當時在北歐的我,還想到了自己兩個孩子才剛剛六歲和八歲;十八歲,是何等遙遠又如此不可及的年歲啊?未來,到底會如何演變都不得而知了,實在很難去預想到十八歲還能學音樂啊。
但就在一眨眼間——我的孩子,一個二十歲,一個高中剛畢業要升大學。她們倆到現在竟然都還在學琴、拉琴、彈琴。有時想想,我也覺得神奇不已!畢竟她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曾經在不同國家轉來轉去,換了不少城市居住,而學期間也換過不同的學制與語言。姊姊在國、高中階段的五年半裡,換了三個國家、四所學校,很多時候連課業的銜接都可能發生問題了,更遑論好好持續學琴。
兩個女兒能堅持學琴到現在,家裡還不時出現著琴聲,確實不容易。每次搬到新的國家或遷回臺灣,她們學校的課業才剛剛上了點軌道,我們就得趕緊找老師去銜接琴課,而每次的中斷、再銜接,換國家、換老師與適應大環境,都有著長短不一的磨合期。
尤其是她們回到臺灣念國中時,面臨陡增的學業壓力以及繁重的功課,而中文的落差必須很努力地緊追跟上,讓學琴有時會變得很「奢侈」,也讓孩子覺得挫折、不切實際。大女兒就曾氣呼呼地跟我說:「你要是我,現在還能拉大提琴,我就佩服你!」
是的,我不得不佩服她,也知道光是維持課業就極不容易了,只有在課業與語言的逐漸適應之後,她們才能再把學琴當成一個興趣與樂趣。課業多又忙時,只能專注於功課,若逢假期,才能額外花時間再學點琴。
學琴學到最後,如果會一直願意堅持下去,除了要一些機遇外,主要還是孩子們自己要有意願、要真心喜歡。當然,也一定要有支持他們,以及願意付出關懷,並真心喜歡音樂的父母。
畢竟,在這個時代,學琴已不是一個「投資報酬率」很高的選項,它是辛苦的,就像學習任何藝術一樣,要自己喜歡,願意。這過程中間,不時有痛苦和掙扎,有瓶頸、有困難,會讓人不禁思索學音樂、學樂器的目的到底在哪裡?尤其是對於日後不見得要走專職音樂路的人,自己一定要有點想法與定見。
可能是都學了這麼久,不繼續好可惜啊;也可能是愈拉愈有成就感,或想給自己一點交代,或就是期許自己完成一個短期內能達成的目標。孩子們在大學裡,並沒有選擇音樂主修,卻願意在課業外,持續學琴與學樂理;偶來參與音樂活動的演出與合奏。
我一直很鼓勵她們繼續學習,鼓勵她們是為了自己與音樂而持續,鼓勵她們能達到自己所期許的程度。
這陣子,我不時想起那位在北歐遇見的年輕美國老師,原來她講的一路學琴學到十八歲,並不是夢。要能成就此事,除了父母與孩子都有意願、也同意各項學費的支出外,有時它確實是一個機緣、一種選擇,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毅力展現與對一件事物的堅持呢!
(圖片由陳之華提供)
 
特約專欄作家  陳之華
現為自由作家、專欄作者,目前旅居澳洲坎培拉,曾居住於北歐芬蘭六年,也曾居住英國、美國、奈及利亞等國多年。著有:《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美力芬蘭》、《成就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等書。
值得借鏡!芬蘭的英語教育|陳之華03
孩子一瞬間就長大了,好好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光吧,在家享受親子好時光的方法~
 
[contact-form-7 404 "Not Found"]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