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未來Family 作者:黃嘉琦
電視常灌輸買個包包、衣服、安排一場旅行就是寵愛自己,不過我認為「寵愛自己」不該僅被定義成「物質」的消費手段,那未必能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但人卻能因著「感受自己的真實、依循自己的聲音、關心自己的在乎」而找到真正的那個我,這才是真正的寵愛。
幾年前汽車品牌找藝人六月拍了微電影「媽媽的戰車」,片中六月暫時放下丈夫、小孩,好好放自己一個假,獨自開車旅遊,一個人用餐、一個人泡溫泉,一切都很美好,然而夜深人靜就寢時,仍顧念子女、丈夫、家庭好不好,天還沒亮就連夜驅車回家了。
有人認為這是「放不下心家人的責任感」,擔心室友不是神隊友;
有人認為這是「寵愛犒賞自己的罪惡感」,希望自己能是好幫手,
現實中,你我似乎也會這樣的「為家」在不同的情景上。然而,只是責任感與罪惡感就能解釋嗎?
愛自己,別被「犒賞」話術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愛。妻子與媽媽明白透了只要看到孩子、丈夫好,自己就會開心,那是一種女人的成就感。然而,很少人會體察到這樣單純在日常中的開心,其實就是「愛自己」的方式之一。試問,花了大把的錢去度假享受個人時光,看似寵愛與犒賞自己,卻總是放心不下心中交戰,這樣真的是愛自己嗎?
愛自己,不就是「不委屈自己、做喜歡的事」嗎?
電視常灌輸買個包包、衣服、安排一場旅行就是寵愛自己,不過我認為「寵愛自己」不該僅被定義成「物質」的消費手段,那未必能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但人卻能因著「感受自己的真實、依循自己的聲音、關心自己的在乎」而找到真正的那個我,這才是真正的寵愛。
就像平常下班時,如果我想吃個甜甜圈,就會去買來吃,順便幫家人一起買,不但自己開心,家人也會一起開心,我喜歡順從自己的心意去做想做的事,不然心理會一直掛念著,久了難免會產生一種被替代與補償的感覺,當我們學會好好愛自己,才能有能力去愛身邊的人。
如果物質不能彌補親子關係,為何能取代陪伴自己?
有天我忽然思考,這個道理為何鮮少用在自己身上?不正是因為如此,忽略了自我感受又將自己放入了「不該如何/如此」的框架中,才產生關係中的「罪惡感」?這讓人不禁得有三個問題:
第一,平常「你對自己」或「家人對你」有這樣差嗎?
第二,框架是誰給你的?
第三,物質不能取代親子陪伴,那為何「寵愛(昂貴消費)」會有用?
若以上皆是,豈不是正在說明「我的值得,只等於一個價格?」,
因此,我也教導兩個孩子要學會愛自己,同時與身邊的人建立關係,讓「付出」與「接受」可以平衡。好比許多媽媽總會把最好的省下來給孩子,捨不得自己吃、買、用,讓孩子順理成章成為只會拿到好東西的Receiver(接受者),忘了自己也有付出的能力,可以當一個Giver(付出者),學會「給予」。我發現,當家人間的「愛」是雙向的,能「受」也能「給」,關係就開始健康了。
稱職與平衡,來自於他人的給予與幫助
因此,我也發現,「能在職場與家庭被稱為稱職」多是來自別人的包容,在公司是同事、在家中是家人,他人的受與給,才讓你看起來出色或稱職。「能在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關鍵是與他人的合作,要早下班接小孩,工作就要麻煩同事;因為工作晚回家,家庭就要麻煩家人,都是來自於他人的包容、理解、相助。
每個媽媽都有不同的難題,處在不開心的循環時必須要有個「跳出點」來終結批評與干擾,否則會弄得心很累。至於那個跳出點是什麼呢?
「一個人對自己好時,會自然地散發光芒」這就是我們對自己肯定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