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你答不出來,就輕忽孩子的「為什麼?」

同事玲玲是個家有4歲小孩的媽媽,她幾乎每天都會在FB上曬兒子的可愛照片,但最近卻開始發文抱怨:「天哪!4歲小孩的問題怎麼那麼多?才回答完一個,馬上換來下一個『為什麼?』我根本答不出來!」

文章留言處也立刻被心有戚戚焉的父母們「+1」,有的說「我會叫他去問爸爸」;有的說「我立刻查Google」;有的選擇反問小孩、跟小孩一起找答案;有的則是用「長大你就知道了」、「人生就是這樣」等玄妙的回答來回應小孩。

顯然,遇上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大多數父母們總是想趕快為這無止盡的問答之旅劃下句點。

多點耐心!你的孩子正從提問中認識世界

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保羅·哈里斯(Paul Harris)的研究指出,一個孩子在2歲至5歲間,大概會問4萬個為什麼。也就是說,家有幼兒的父母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開始應付詢問,因此有不少大人認為,這階段的兒童看到什麼問什麼,常常只是隨口問問,對答案根本沒興趣,只是為了博取大人的關注而已,不必太認真看待。

但保羅·哈里斯的研究表明,孩子問很多的「為什麼」並不僅僅是在引起成年人的注意,相反地,他們正在透過「為什麼」尋求信息。孩子們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他人」是很好的信息來源,而不見得是來自於書本或其他知識載具,因此他們才會不斷提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兒童在家中會比在學校時提出更多的問題:幼稚園年齡的孩子平均每小時在家能問27個問題,但在學校時卻下降到只有3個,且在家中會更有機會提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問題來探討同一主題,主要是因家庭比學校更有包容孩子無止盡發問的空間。

如此看來,父母和老師都不可輕忽孩子的提問,即使不盡然能給予正確答案,但有來有往的問答互動、肯定孩子提問的態度,能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學習如何提出問題並探索答案;當他們有能力自己探索答案時,又會更有動力鍛鍊自己的獨立思考意識,大人要做的是讓好奇心幫助他們學習。

為什麼孩子們要問問題?

不過,回到現實生活裡,層出不窮的「為什麼?」可能還是會讓父母們煩不勝煩,但若能理解孩子發問的原因,再分辨一下問題的類型,運用些小技巧,也不至於總是落入答不出來的窘境。

貝爾格勒大學 (University of Belgrade)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兒童會提出三種類型的問題:認知(Cognitive)、社交(Social)和操作(Operational)問題。

認知型問題:孩子為了獲取關於某事、某物的訊息並滿足其好奇心,包括世界、他人、自己與周遭活動等等都在提問範疇。

▲給父母的Tips: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

認知型問題如「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爸爸/媽媽的身體為什麼跟我不一樣?」「那個人為什麼在電視裡?」這些提問都是啟動孩子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開端,有些可以透過平日親子共讀繪本、讓孩子閱讀小百科全書得知;但若當下真的回答不出來,不妨誠實地說:「哇~~我也不知道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找答案吧!」

找答案的過程,不管是查書、上網Google還是看Youtube相關影片,甚至是費力氣地尋找相關人士詢問,都是在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成為一項有趣的親子活動。

社交型問題:此類型的提問目的,其實是兒童要滿足其人際交往與互動的需求,進一步則是要獲取心理上的安慰。

▲給父母的Tips:簡短回應,善用反問法。

社交型問題,其實也就是大部分成人所認為兒童「求關注」的表達方式,孩子確實是藉由提問和父母增進互動,比如「為什麼你要睡覺了?」「為什麼我要洗澡?」

此類型問題簡短回應即可,適時反問孩子問題亦能轉移其注意力,「我睏了,你要一起來睡嗎?」「大家每天都洗澡,你不愛洗澡嗎?」等都是較佳的回答方式。

操作型問題:兒童已經擁有自我意識,為了獲得大人的許可或幫助,孩子會利用提問的方式以求能按照他們的需求和意願行事。

▲給父母的Tips:踩緊底線,適度說明原因。

操作型問題是孩子想要爭取主導權的表現之一,不管你叫他去做或不能做某事,必定會引來「為什麼?」的反應,諸如「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不能玩手機?」等等,雖然這時候的提問特別令人煩躁,但若不好好回答他、或是加重命令語氣,很可能引起更大的情緒反彈。

爸媽們,辛苦了!了解孩子的目的,此時還是要盡量耐住性子,適切地解釋原因,同時要懂得在孩子過度要求時踩緊底線,讓他明白界線在哪裡。

珍惜第二次童年

很多人說,生了小孩以後,教他、養他就像重新回溯一次童年。隨著時間的流逝,大人的好奇心其實與日俱減,何不珍惜人生中的「第二次童年」,說不定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能再次激發你對世界、對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