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年度成長力1:親子力 ── 一年52周,你與孩子完成了哪些事?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你知道「美好時光」的英文怎麼說嗎?不需要用到good、wonderful、lovely等寓意美好的單詞,只要說「Quality time」就夠了,甚至可以簡稱為QT,字面意義是「有品質的時光」;在美國文化中,QT更是特別指稱家庭裡父母親排除工作、雜務與其他外界干擾,全心陪伴孩子們的時間。回想過去一年,你與孩子共度美好時光了嗎?

送走2020年,試著細數一下,自己跟孩子在過去一年完成了哪些事?有哪些事想要在嶄新的2021年持續進行,又有哪些事希望能在今年開始啟動?

不管你是忙碌的職業爸媽,還是全職的奶爸奶媽,一定都希望孩子能在親子陪伴中獲得成長。在一年的52周裡,能有多少優質的「Quality time」,重點其實不在花費大量時間,而是如何聰明運用親子間寶貴的相聚時光。

與孩子共度美好時光,有助於親子成長

在日常繁忙的生活裡,一般父母常喊著找不到時間跟孩子好好相處,不是爸媽要上班、就是孩子要上學;在因為疫情反常的2020年裡,除了正常上班上課的台灣外,不少因封城令而被迫關在家的外國爸媽們,反倒因太多時間得跟孩子相處而瀕臨崩潰,巴不得早日將孩子送上學。

其實,正常的親子間本來就不一定每天都會有「Quality time」,因為其真正意義必須是親子雙方共同積極參與的事。也就是說,如果只是同處一個房間裡,爸媽在滑手機、做家事,孩子在寫功課,各有各的活動,這段時間並不能算是「Quality time」;更嚴格一點,雙方若只是被動地坐在一起看電視而毫無互動,也不能算是共度美好時光。

不過,只要有心,達成「Quality time」並不難。比如上學前、晚餐時、就寢前,我們可以跟孩子在餐桌上聊天,就寢前共同讀一本繪本、唱首歌,或是交換今天的感想,只要彼此有聆聽、交談並且享受當下,美好時光自然會悄悄發生。

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更需要父母陪伴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家Melissa A. Milkie曾進行一項關於父母陪伴時間和子女發展關係的大型研究,結果指出,對於3至11歲的兒童來說,家長陪伴的時間與其情緒、行為和學業成績沒有特別顯著的關係;但對12至18歲的青少年而言,父母親陪伴、共同參與活動的時間愈多,這些孩子從事逃學、行竊等犯罪行為的問題會下降,學業成績則會更好。

親子溝通

Melissa A. Milkie特別指出,在美國文化中,人們普遍認為年幼的孩子需要母親陪伴才會幸福成長,也因此,生產後留在家裡當全職媽媽、還是返回職場做職業婦女的社會辯論也未曾停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橫貫東西文化的親職壓力向來針對幼兒,但此研究卻表明青春期的孩子也相當需要父母付出共同參與活動的時間。(註)

註:Melissa A. Milkie的研究於2015年刊登於《婚姻與家庭》期刊
https://www.nichd.nih.gov/newsroom/releases/042715-time-with-parents

設定放下手機的無3C時間,專注於你的孩子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可能會說,孩子長大了,他不需要我們,他想整天在一起的人是同學跟朋友;甚至有的爸媽會害怕需要時時與孩子面對面互動,因為他不知道要跟孩子說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教孩子什麼。

親愛的爸媽們,壓力不必這麼大,優質的家庭時間不必經過精心計畫,只要陪孩子玩任何他想玩或是你想玩的事情,包括各種靜態及動態的活動,比如桌遊、運動、散步;如果你願意,一起學英文或其他語言,也能幫助孩子養成對閱讀和學習的熱情。

謹記一件重要的事:當你與孩子在一起時,盡量放下手機,專注地聆聽與交談。專注於親子關係的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指出,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有在傾聽,但其實腦子裡是在想該如何反應、回話,而沒有真正去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尤其父母親很容易下意識給子女建議,意圖下指導棋,最終造成「算了!反正你也聽不懂!只想教訓我」這類親子關係疏離的反效果。

菲莉帕‧派瑞更特別指出沉迷於手機對親子關係的壞處,如果孩子正在對你說話,即使你身體離他很近,眼睛、大腦跟手卻在滑手機,長期下來,孩子可能會對親子相處的時間感到空虛,甚至他也變成另一個手機上癮者。

親子溝通

不過,不必因為你過去時常這樣做而恐慌,孩子不會因此而毀了一生。只要從現在起為經營一段優質的「Quality time」放下手機,即使每周只能有一次,累積一年也會有52段美好的時光,孩子也會非常期待這段高品質的親子相處時間,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